粵劇是香港具代表性的傳統表演藝術。以新冠病毒爆發前的一段時間為例, 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合共演出921場,包括279場神功戲,平均每日2.5場,演出場次比音樂、戲劇、舞蹈三個界別都多。
《紫釵記》和《香花山大賀壽》都是粵劇經典。前者由唐滌生(1917-1959)參考明代劇作家湯顯祖(1550-1616)的同名傳奇改編而成,1957年香港首演,至今仍是常演劇目。
三位藝術家──香港舞蹈團藝術總監楊雲濤、舞台美術家曾文通和作曲家羅永暉合作推出全新音樂形體劇場《觀自在》,一起回到樸素的本心,以原始的身體律動、祥和的緩調吟詠,帶領觀眾進入澄澈素靜之境,演繹觀照本心的生命歷程,體驗「觀自在」的意蘊。
總覺得現代人不懂得聆聽-身邊聲音太多、意見太多,干擾了我們學懂如何去聽,而聆聽應該是靜心的事。楊陽的聲音掏腰包(soundpocket),重新喚醒大眾對聲音的關注。隨風入夜,潤物無聲,原來聲音猶如人生,要慢嚼,滋味才會走出來的。
怨念,可以如影隨形不斷的纏擾我們,經過善巧的轉化,卻又可以令我們更有智慧。這一夜,由浙江崑劇團(下稱「浙崑」)獻演的新編崑劇《未生怨》,在志蓮淨苑鋪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