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明日戰記》到《飯戲攻心》甚麼才是港產片的出路?

古天樂是機甲科幻迷,不惜投入巨資拍攝《明日戰記》,務求港產電腦特技追上荷里活水平。(網上圖片)
古天樂是機甲科幻迷,不惜投入巨資拍攝《明日戰記》,務求港產電腦特技追上荷里活水平。(網上圖片)

在今年(2022)7月舉行的「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上,影星古天樂和多名頒獎嘉賓都以半開玩笑的方式,介紹《明日戰記》將在8月上映。不論影圈中人、傳媒或普羅市民都對這種或有「公器私用」之嫌的宣傳不以為忤,因為大家都認同,難得仍有投資者願意花巨資拍攝港產片,古天樂和他的天下一電影公司也貢獻良多,大家樂見《明》片會有好成績。

眾所周知,《明》片是該片總監製古天樂的長時間心血結晶,由最初醞釀意念到公映,前後接近10年。他是機甲科幻故事迷,不惜投資巨額金錢(影片的總開支據說高達4.5億元,當然還有其他內地投資者,嚴格來說屬於「合拍片」),開創香港拍攝機甲科幻片的先河,更期望藉此提升香港電腦特技製作的水平。

到上月影片即將上映之際,社交媒體傳來大量鼓勵港人捧場觀看的訊息,原因大概有如上述,而非電影十分精彩;更有人提出,《明》片若能叫好叫座,香港日後就有機會吸引到資金,拍攝更多以電腦特技為主的機甲科幻片,可為近年低沉的香港電影業殺出一條新路,因此香港影迷應該大力支持。換句話說,入場看《明》片不單是為了欣賞或作感情支援,更是推動港產片發展的策略行為。

至執筆之際,《明》片已在香港上映約6星期,票房不俗,達6,000萬元,躋身華語片香港票房歷來十大之列,甚至有可能登上榜首。坊間對該片的評論大致相若,普遍認為內容緊張刺激,沒有冷場,電腦特技也逼真可觀,在視覺娛樂層面確已達到或貼近荷里活大製作。說到故事情節,有評論指《明》片流於過分平鋪直敘,角色描寫也較為平面;古天樂則解釋,期望觀眾可以較專注於欣賞動作場面,因此寧願將劇情處理得較為簡單。

筆者對上述評論大致並無異議,也同意對於有誠意的港產片,不論製作規模大小,即使成績未必完美或超卓,只要有可取之處,作為影迷應該盡量支持。筆者有興趣探討的是,上文提到《明》片若能成功,會為港產片帶來出路的說法是否成立。這裡牽涉兩項假設:第一項,有《明》片的先例,是否能吸引大量香港和世界各地的資金,聘用香港的電影工作者(特別是電腦特技人才),製作港式的機甲科幻片?即使第一項假設能成真,這些投資又會對香港電影工業整體有多大幫助?

港產製作要吸引各地資金作類似《明》片那樣數以億元計的投資,很大程度需要依賴內地和海外市場。《明》片無疑有足夠娛樂成分,特技也追上一流水平,問題卻出於欠缺特色和風格。筆者並非機甲片迷,難以深入評論《明》片的特技設計和製作,但縱觀各方影評,卻似乎沒有任何人曾經提出,該片的特技有甚麼獨特的構思,是其他頂級科幻片所沒有的。《明》片作為港產機甲片初試啼聲之作,筆者並不苛求其特技水平全面超越荷里活製作,但卻相信要有某些獨特原創的意念,而不是單純模仿,方能令香港以外的投資者和觀眾刮目相看。

與上述問題相關的,是《明》片欠缺了香港特色。雖然影片起用了很多香港演員,故事中「B16區」的場景也類似香港個別地區或街道,但是內容嚴格來說並沒有任何「香港」味道或元素,背景換作甚麼其他地方都可以。回顧過去能在國際市場打出名堂的港產片,不論是李小龍、成龍、吳宇森或王家衛的作品,都具有濃厚個人風格,而這種風格又與香港或華南的文化和技藝有密切關係,是其他地方的電影不易仿效的。機甲科幻片固然是起源於西方的類型,但是香港電影人還是要呈現到香港的特色,才可以在這個片種之中找到立足之地。

談到第二個假設,如果真的有投資者認同《明》片的成績,願意委聘香港電影人開拍同類電影,香港電影業可以大幅度復甦嗎?保守一點計算,若每部片的成本約是《明》片的一半,算是2億元,自然也會令不少從業員獲得工作機會,不能說對行業沒有幫助。不過,細心推想一下:以香港現有的電腦特技人才,即使有大量資金,能同時開拍多少部這類機甲科幻片?每一部製作需要歷時多久?外界看來,《明》片的成功方程式主要依賴特技人才和擔綱的大明星,若以同樣模式複製,其他崗位的工作人員能夠受惠多少(更何況部分拍攝和後期製作會在其他地方做,起用香港以外的臺前幕後人員)?《明》片的特技人才所掌握的技術,是否可以應用於機甲片以外的其他科幻片種?這些問題都有待業內人士冷靜分析。

《飯戲攻心》的室內擺設,處處展現香港元素。(網上圖片)
《飯戲攻心》的室內擺設,處處展現香港元素。(網上圖片)

值得與《明》片作參考對比的是另一部暑期推出、天下一公司也有投資的電影《飯戲攻心》。後者同樣叫座,在香港上映兩星期已有約3,000萬元票房;論叫好程度則猶有過之,網上常見有「今年最佳電影」或「過去幾年最佳喜劇」的讚譽。作為喜劇,《飯》片笑料豐富之餘,寫家人親情和男女愛情也感人和具有實感,更傳遞出不少訊息。雖然結局的轉折稍嫌欠缺鋪排,顯得有點突兀,但是影片的整體成績無疑相當理想。《飯》的經營策略可說與《明》片形成強烈對比:雖然擔綱的演員也頗有名氣,但是並非《明》片那種天皇巨星,加上拍攝場景主要集中於一個工業大廈單位,即使導演陳詠燊曾說租用和佈置該單位的費用不菲,但相信整體製作成本不算高昂,可以算是中小型製作。

當然兩部電影在策略上更明顯的分歧,在於《飯》片着重香港味道。戲中以多場全家人吃飯的「飯戲」作為母題,是相當富有香港(或華人)特色的設計;戲中多個小環節紛紛展現香港元素:家中擺設的玩具和電影海報、Monica(鄧麗欣飾)拾回來的舊招牌……甚至三弟(陳湛文飾)所屬電競隊伍的名字「邪釘橫輝」也有其淵源──源自一部港產cult片(小眾趣味作品)《追擊8月15》(2004)一個角色的名字,而這名字又取材自《追》片劇務玩網上遊戲用的網名。這些有關香港的小趣味,以至片中地道的笑料,外地觀眾雖不一定能完全明白,但卻往往是他們覺得港產片別具特色和吸引力的地方。

有古天樂這樣的有心人,樂意不惜工本拍攝自己心愛的題材,我們自然予以肯定,但是將《明》片說成是港產片翻身之道,卻未免過分樂觀。或許正如陳詠燊在一個訪問中所說,香港電影業需要的是更多可以賺錢的小本製作。筆者相信,多元化的摸索才是更合理可行的出路。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