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勇的夕陽,是任由觀眾自由詮釋的幻象

(照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照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在小勇的感官體驗裝置和兩位舞蹈員短短45分鐘的作品中,我想起了星空,想起了黑夜中藍光泛現的海浪,想起了沙子與它們的餘溫。

。。。

進場之前,我匆忙地趕到劇場門前,加入乖乖就座的觀眾群中,抬頭方發現王志勇就在面前講解這次體驗的「規則」。最難忘的是他特別特別交代:「大家在場內自由地做甚麼都可以。但是拜託拜託各位,務必要為我趴在地上感受這場表演。」

王志勇「小勇」的《幻夕記》以「釋懷」為題,是一場揉合光影、聲效等舞臺科技與音樂、舞蹈及沉思空間的感官體驗裝置藝術,藉此回應他的靜觀研究,也是小勇繼《一花一天堂》和《一沙一世界》之後同一系列的第3個作品。

要好好體驗是次演出,其實並未需要對靜觀或空間有任何研究或認識,像小勇說的一樣,只需要放鬆、放開自己、放開自我就可以了。進場後第一件事就是融入其他觀眾坐下來、躺下、脫下鞋子、擺一個最舒服的姿勢。慶幸這場觀眾不多,可以躺在前排觀賞。節目開始時,被迷幻的燈光包圍著,隨燈影轉換,身邊的觀眾也好像看不見了,我幾乎也可以自如地在地上的水松木粒中暢泳,恍惚可以做一個地上的翻身、展開四肢自由伸展、到處遊走。

漆黑的房間中一束一束光影投射出一小片宇宙星辰。當光變得更亮的時候,色彩斑駁的圍牆上像是洞穴的壁畫,再細看,才發現鐵枝後生長的是一枝枝乾花和枝葉。在不同花樣的燈光映照下,漆黑的空間從古代的洞穴轉化成叢林,牆上枯枝活過來了,開始帶動呼吸,我見到大象在樹影包圍下緩緩走到遠方。燈光再變換,一瞬間從林野變成深海的模樣,彷彿聞到海浪的氣味、聽見鯨魚在唱歌。在這個環抱觀眾的圍牆下,我們舒適地感受大自然的氣色,我記起了上一次去沙灘露營的感動,還感受到夕陽落下、遺在沙粒子上的餘溫。

然後所有影像打回原形。

噹。響亮的一聲,粉紅光與黑洞乍現,把靈魂吸進去,所有幻象、想像打回原形。

然後,當我的身體已經融入沙子當中,不願離開時,遠方若隱若現地已經有新姿態在「臺上」出現。我身旁的觀眾也蠢蠢欲動,要躍起來了。兩位隱藏於觀眾中的舞蹈員的身體隨音效呼吸,他們的腰背、四肢一呼一吸的同時也開始分別貼着圍牆、朝著天花生長,像從牆採下來的兩棵樹,循自己的時間線出現、生長,見證時間溜走,但也因為他們凝住固有的型態,讓你感覺時間在這空間裡會停住不再流動了。

然後所有影像再一次打回原形。回到伸手不見五指的深淵。 直至晨光慢慢升起,破開黑暗,舞蹈員也順隨彩虹驟然裂開的節奏開始積極摸索周邊觀眾和空間的距離、快速地蠕動。我們很幸運的是場內有着不少率性純真的孩子一同加入探索,好奇心驅動孩子與領舞者的互動,像是推手一樣,你一進、我一退、你一轉,繞着其他一組組的觀眾起舞。他們從「臺中心」走到「前臺」,所有觀眾在染紅染橙的背景下都被兩雙手的泳姿迷住了。不知不覺間,你也想跟着他們倆放飛自己、翩翩起舞,隨舞蹈員的帶領釋放多層感官,剝開房間裏一層層藏於當眼處下的佈局,剝開想像與現實之間的限制,也撥開自我與外在的界線,自己與四周的距離,感受劇場中周圍也充滿自己的存在。

(照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照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照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照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表演靜靜地終結,整個劇場的燈光氣氛一轉,所有事物都染藍了,似是掀開裝置的謎底。當觀眾站起換個角度看,會發現這個空間本是個漆黑無一物的空間、是一個人造的自然環境,亮燈時就如夢醒過來,看到身旁的觀眾,發現與其他陌生人處於伸手可及的距離,也未如想像中寬敞舒適,讓人「自覺」的圍牆頓時又豎起,是時候收拾行裝、穿回鞋子準備離開了。音樂結束了,取而代之的是孩童的笑聲,填滿了這個空間。離場前在樓上互動性較低的觀賞席回首一望,似是看着一場夏夢完結了,只剩下鞋裏和身上的沙子做紀念,離開時仍有點依依不捨。 「我每次創作,不論是裝置空間,還是當中的聲音、光影、觸感,都猶如一首視覺觸感上的詩,只是它沒有文字,而是由觀眾走進空間,感受不同的象徵符號如何在當中連結起來。」小勇曾在一次訪問中分享過。我個人從這場表演中穿梭到一個寧靜而專注的狀態,很清晰地聆聽到自己的思緒。由乘搭升降機穿梭的旅程,吸收午後文化中心窗外灑下來的陽光,直到進入小勇塑造的迷幻自然空間,都體會到他演後所描述「富有浪漫色彩、讓觀眾有一種如墮入愛河」一樣的怦然心動、驚喜而踏實的感覺。

(照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照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於我看來,小勇的夕陽只是作品的開端,精髓在於讓觀眾沉浸在光、影、聲、動與靜態之間,帶動觀者在不自覺中放下煩憂,專注眼前一刻,投入專注對自己五感以及對周圍環境的察覺(awareness )。小勇塑造的光影隨著音律瞬息萬變,音效微妙的改變推動表演的節奏,讓時間的流逝更明顯,你的焦點會不由自主的跟着新影像和旋律轉換,觀者不自覺地經歷了一趟靜觀的旅程。

然而,這次打破藝術媒體界線的嘗試,舞蹈的元素也是旨在加強觀眾的投入感,帶動更豐富多元的觀點變換。前一秒你還在可能沉醉於天花邊緣徘徊的光,下一秒從眼角裏看到舞者的手臂由地上往天上伸延,你的重心也逐漸投入舞者緩慢溫和的動作,這個第三者的介入讓你認識一個新觀點,認識體驗這個空間的新角度。舞者的加入像是一個流動立體裝置完美融入光影的變化,他們的身體形態和角色也保持流動,沒有清楚劃分觀賞者、表演者的界線,觀眾是表演者的一部分,而表演者亦是觀眾之一。舞者以觀眾的身分用心感受作品帶來的新啟發,同時觀眾受舞者渲染也應當勇敢地突破常態限制,放膽嘗試探索,積極成為表演中的其中一部分,以新心態新身分參與和體驗。有別於一般「沉浸式」表演中觀眾和表演者的界線,這種互動觀者和表演者的互動既為觀者帶來片刻忘我玩樂的新體驗,也為創作者注入新靈感,同時也許為藝術家建立更直接、更感動的溝通橋樑,讓人期待日後更多透過視覺感觸加深與觀眾交流的作品。

既已經打破觀者與創作者的界限,這類沉浸式作品不妨在聲音和動態上實驗更多形態,例如是試驗音律的震動、或以舞者作為傳播聲音的媒介,讓光影、聲、動靜態三者輪流互取焦點,在治癒的同時刺激、挑戰觀眾五感,觀者的觀點轉換過程亦可能因作品元素更刻意和鮮明的表達,讓體驗變得深刻。

(照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照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藝術家簡介

王志勇是跨界別藝術家及策展人。從事體驗式裝置、燈光裝置以及創意教育,致力藝術與科學之間的交流。曾與比利時列日劇院、西九文化區、香港藝術中心、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蘇黎世藝術大學文化研究院實驗室計劃和香港演藝學院等機構合作,更被美國耶魯大學選為2020年度藝術研究員,負責策劃及探討藝術與精神健康的項目。

分享:

Share on facebook
Share on twitter
Share on pinterest
Share on linkedin
Share on telegram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email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