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力仁: 在防疫的日子 動手創作放鬆身心

疫情開始時感到很迷惘,終日呆在家中,不知可以做甚麼。直至有一天讀到一項研究報告,得知新冠肺炎病毒可在不锈鋼表面存活七天,而在木頭上只可活兩天。這些數據激發了本地雕塑家馮力仁創作的念頭。

馮力仁早前在香港視覺藝術中心開講,以自身經歷分享藝術創作在疫情持續的日子如何讓人放慢脚步,滋養繃緊的身心。

人生訓練場

馮力仁說自己早期的作品比較暗黑,他為回應疫情而創作的「遊樂場系列」則明顯以幽默和正向做主調。他打破疫情的悶局,著手嘗試用新的工具和程序去做創作。他用鏈鋸做成樟木的熊仔雕塑,作品滿是有緻的鋸紋。另一件用樟木雕成的作品是一個人俯臥在水泥管裡,那是他口中的極高難度作品,動手前用了很長時間去規劃和鑽研如何用一塊木雕成,不用接駁; 把不規則的樹木變成圓管狀, 而且厚度均勻。用技巧解難的挑戰,為他帶來很大的滿足感。

「遊樂場系列」的《上上落落,兜兜轉轉》是又長又窄的黃色路軌,高低起伏,就像過山車路軌,頂點站着一個穿西裝的人,他手持平衡杆,小心翼翼地往前走。「我發現遊樂場裡很多設施都活像人生的歷程,人們常說人生就好像過山車般,上上落落,這作品也寓意着人生有高潮有低谷,我希望觀眾在欣賞作品時可思考現在自己的人生處於過山車的哪個位置。」

 

《後備的日常》靈感來自疫情期間人們「熱身等待出場」的狀態,長櫈上椅背頂有一個著斗篷的男人倒掛金鈎在練飛; 另一個男人俯臥在櫈上練習游水。馮力仁藉這作品勉勵大家練好功夫,等機會來的時間就可以派用場。

而以木製作的馬與豬,都是對人生中的無奈與感悟的純真表達。看似是遊樂場,背後則探討遊樂場為何是人生訓練場。

用手創作的過程像冥想

限聚令和社交距離令人變得更內向 ,馮力仁說COVID-19就是一個藝術孵化器,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讓大家創作。「藝術家一般都是資源有限,而且創作過程都是孤獨的;  藝術家的日常與我們在疫情限聚令下的處境出奇地脗合。」

馮力仁說用雙手去創作藝術作品,不論是雕塑、陶藝、做玻璃藝術品、畫畫……本身是一種療癒。

「著手去執行一個創作意念時,人會高度集中而進入神馳狀態(Flow state) ,這過程可以說是一種冥想,有如運動員跑步時高度集中而達致忘我界境,從而產生興奮和充實的狀態 ,有助提升個人的正向情緒。而且手作令人不覺時間流逝,忘卻他物或手機,完成作品時會感到愉悅和成就感。」馮力行認同藝術創作是一種修行,而他亦樂於持續地自我反省和改進。

喜歡向難度挑戰,其實就是追求更高超的技巧。他說匠心獨運正正是手作的精髓。匠心就是不單用手創作創作,還要用心。

現今科技進步,電腦切割和3D印刷技術都可以應用在雕塑創作上。但用電腦軟件設計若是出錯,按一下「UNDO」就可以還原,他認為那根本不是創作,而是因循; 當人人都用軟件設計,然後拿去廠生產,做出來的成品也就一式一樣。軟件有甚麼局限,大家就有甚麼局限。

 

都市人的生活狀態

馮力仁喜歡用創作探討香港中產每天刻板的生活狀態,他觀察到大家每天忙碌工作,營營役役,而消費彷彿成為工作和掙錢的唯一目的,人生究竟為什麼。馮力仁透過作品引導觀眾審視自己生命中的核心價值。


他早期的作品《行李》,是五個用敷彩的小木人站立在木柱頂上,他們分別代表了大城市中既平凡卻又真實的小人物——–有為乘客提起沉重行李的的士司機、為孩子提著書包接送他們上學放學的母親、下班後往超市購買日用品的白領男士、為酒店住客提著購物後的大包小包的服務員,以及拖著過重紅白藍袋往返內地與香港的人。這些重甸甸的「行李」都不全是屬於自己的負擔和壓力。在一些作品中,他故意將人像的高度控制在4呎以下。這樣的安排讓觀眾可從較高的角度來觀看作品,像是批判世界。另一作品系列《軌跡》則表達我們的人生路是許許多多決定的總和。

馮力仁的最新作品目前在香港藝術館展出。

截自政府新聞處網站

藝術家簡介

馮力仁從事工程師多年後於2011年起轉為全職藝術創作,1993年修畢香港大學校外課程所舉辦之現代雕塑文憑課程;同年隨唐景森先生習木雕。

他的藝術作品代表了香港中產階級每天規律的生活狀態,以及他們所面對的挑戰和壓力。他的作品描繪了他對生活的看法。

作品以特有的「人仔」雕塑見稱,著名作品包括《軌跡》、《行李》系列,作品被各大藝術館收藏。作品入選第十五屆香港藝術雙年展,更於2008年獲香港藝術中心三十週年藝術獎優秀作品

年獲香港藝術中心三十週年藝術獎優秀作品獎,2005年入選香港藝術雙年展,1993入選視覺藝術協會舉辦之「視藝創明天」視覺藝術創作大賽,1996 及1999入選夏利豪基會藝術比賽。藝術家曾參與多個海外、本地及內地展覽;其作品可見於不同的公共空間,如商場及鐵路站等,同時為私人、大學、機構及博物館收藏。作品曾於蘇富比「當代亞洲藝術」部分中拍 賣。

馮氏現為香港藝術館專家顧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