絃歌背後──香港早期粵樂復刻項目策劃人的筆記:反思與展望

2015年,我從香港演藝學院中樂系畢業,主修二胡。在讀期間,在時任系主任——高胡演奏家及教育家余其偉教授所提倡的「雙肩挑」理論下,中樂系學生的學習需要兼顧傳統及現代器樂合奏,以至兩種學習模式的兼容:一方面要接受以近代音樂學院模式下的音樂訓練,另一方面也要根據主修樂器,修習不同傳統樂種。在此略略説明一下:所謂音樂學院模式的音樂訓練,即指近50年受西方音樂學習模式所影響的系統化音樂訓練,當中包括學術科目中的視唱練耳、西洋樂理以至中國及西洋音樂史;而演奏訓練上,從練習曲、現代中樂作品,至現代民族管弦樂團訓練。而修習的傳統樂種方面,則包括江南絲竹、廣東音樂及傳統吹打樂。在這種氛圍下,除了現代民樂訓練中對技術的追求及突破外,我亦逐漸對傳統樂種,包括廣東音樂及江南絲竹的演奏風格產生了興趣。經歷了幾年的工作經驗,以及於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完成進修後,靈機一觸,希望以音樂演奏以外的角度了解傳統樂種,並以廣東音樂(下稱粵樂)為切入點。與本人所屬樂團竹韻小集提出計劃方向及初步構思,經樂團行政部及理事會的同意及支持下,樂團於2019-2020樂季開啟了《絃歌不絕》計劃。接下來的篇幅,會以策劃人的角度,剖析3年來計劃的發展規劃及展望,並從計劃迴響及意見中略述《絃歌不絕》對本地粵樂發展的意義。

《絃歌不絕》計劃以丘鶴儔(1880-1941)編撰之《絃歌必讀》(1916)等7本粵樂教本作為藍本,重新整理並復刻早期粵樂演奏形式,研究和探索粵樂20世紀上半葉的風貌及嬗變。計劃受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從2019年至2022年為止,至今已連續3年獲得資助。3年間,已舉辦6場實體音樂會以及3場線上學堂。每年均設有特定主題;而3年來的主題由淺入深:從宏觀到微觀。一方面希望觀眾可以從中了解粵樂的不同面向及多元聲音,另一方面亦希望演出樂師可以透過計劃,研習到學院以外的粵樂演奏模式,為樂師及觀眾互相增益的項目。而當中所舉辦的音樂會及學堂均由每年的特定主題貫穿,內容有連續性,希望可以從中達到一定的追看性及累積觀眾群。接下來會概括首3年計劃的方針和內容:

《絃歌不絕》首場講座音樂會「粵調古韻」於2019年9月13日香港文化中心劇場舉行,演出樂師手執古樂器與講者鄭偉滔先生合照。 (照片由作者董芷菁提供)
《絃歌不絕》首場講座音樂會「粵調古韻」於2019年9月13日香港文化中心劇場舉行,演出樂師手執古樂器與講者鄭偉滔先生合照。 (照片由作者董芷菁提供)

第1年計劃為探索階段,包括演出形式、亦有考量到樂師及觀眾未必能一時之間掌握學院以外的粵樂聲音,因此舉辦了3場講座音樂會,把粵樂發展的歷史脈絡,從《絃歌必讀》(1916)的出版起40年,以音樂風格分成3個時期;包括大八音及硬弓時期、呂文成發明高胡後的軟弓時期,以及中西樂器混合的輕音樂及精神音樂時期,對應相應主題:分別是《粵調古韻》、《盛世騰飛》及《戰火浮生》。3場講座音樂會分別邀請了鄭偉滔先生、余少華教授及余其偉教授解説各個時期的音樂特色。音樂上亦開展了古譜復排及歷史樂器修復及演奏,令觀眾及樂師能初嘗這種嶄新的粵樂演奏模式。

3場講座音樂會的研習過程中,實在遇到不少問題,余少華教授、余其偉教授、音樂學者徐英輝先生以及司徒紹先生為排練指導及顧問,分別提出了不少寶貴意見。汲取過去一年的經驗及綜合專家的意見後,我們隨即開啟第2年計劃。第2年計劃為首年計劃之深化,過去根據《絃歌必讀》中的絲弦樂器組合的「清局」(只是以絲索樂器演奏的組合,沒有吹管及敲擊樂器)作出樂器配搭的還原,但在音樂風格上,由於歷史久遠,我們難以從任何途徑得知前人在當時如何演奏。即使在《絃歌必讀》之中有作出「加花」(為變奏手法的一種,「加花」指在骨幹旋律上加上音符潤飾)的教學及指引,我卻認為當中仍然有所局限,始終純粹根據文字資料有限度地猜度當中的演奏邏輯。在這種有限條件的制約下,我嘗試先把《絃歌不絕》的重心稍為轉移,除了舊書譜可以作為參考資料外,亦通過早期粵樂研究者鄭偉滔先生,找來1920年代起的粵樂音響資料(包括百代唱片、和聲(歌林)唱片、大中華唱片等),對這些早期唱片進行研習。而第2年計劃的主題亦在「復刻」上着墨。

第2年計劃中,我們以「復刻」為重心,研習成果於講座音樂會《粵樂遺風》中發表。當中,我們以《柳搖金》(歌林唱片 #49605)為「深度復刻」作品。所謂深度復刻,即指從演奏組合以及樂器上的還原,加上演奏的樂師們均根據唱片錄音進行仔細記譜,再由排練指導覆核校對。樂師參與記譜可使他們對樂譜的熟悉程度大增,另外,亦可從中了解當時的粵樂名家的演奏技法,以及當中萬變不離其宗的「加花」原則。在樂器使用上,原版錄音用到的樂器包括西路風(Xylophone)、披雅娜(Piano)、高胡、椰胡以及琵琶。琵琶在當時使用四相十三品琵琶,在音樂會中亦獲香港中文大學中國音樂資料館借用。音樂會其餘的樂曲亦有進行「復刻」:樂師根據舊唱片版本進行記譜、記錄加花及相應技法,速度上盡量還原。第2年計劃通過「復刻」樂曲的學習模式,使樂師們更能夠掌握舊時粵樂的演奏風格。

《絃歌不絕》講座音樂會「粵樂遺風」以中西樂合奏,西洋樂器包括西路風(Xylophone)〔前排左一〕、梵鈴(Violin)〔前排左二〕、士拉結他(Slide Guitar) 〔前排左三〕、色士(Saxophone) 〔前排右一〕、吐林必(Trumpet)〔前排右二〕、班祖(Banjo) 〔前排右三〕、披雅娜(Piano)〔後排左一〕以及啫士鼓(Drum Set)〔後排中〕。(照片由作者董芷菁提供)
《絃歌不絕》講座音樂會「粵樂遺風」以中西樂合奏,西洋樂器包括西路風(Xylophone)〔前排左一〕、梵鈴(Violin)〔前排左二〕、士拉結他(Slide Guitar) 〔前排左三〕、色士(Saxophone) 〔前排右一〕、吐林必(Trumpet)〔前排右二〕、班祖(Banjo) 〔前排右三〕、披雅娜(Piano)〔後排左一〕以及啫士鼓(Drum Set)〔後排中〕。(照片由作者董芷菁提供)

第3年計劃之中,除了保留第2年計劃的「復刻」項目,亦初探説唱藝術板塊,舉辦一場實體講座音樂會「粵粹縱橫」之外,亦增設線上節目《絃歌學堂》(下稱「學堂」)。而「學堂」的講題則較為進階,與講座音樂會的定位相對入門有別:例如邀得歷史學者程美寶教授講解説唱中的「粵謳」藝術、謝俊仁博士講解乙反線在粵樂的運用及其音樂特色。而實體講座音樂會「粵粹縱橫」則邀得資深粵劇表演藝術家阮兆輝先生演出古腔粵曲。此場音樂會獲「港台31」《演藝盛薈》節目錄播,並上載到港台電視之YouTube 頻道 上,至今已經超過10萬觀看次數。

《絃歌不絕》計劃經3年的經驗累積下,我們逐漸找到計劃的發展重點及延展性:例如計劃以發掘粵樂的多元音聲為主,因此除了研習丘鶴儔著作,也思考以下幾個問題:如何從中掌握舊時演奏風格及手法?如何透過舊唱片進行「復刻」?「復刻」的意義何在?對於現代粵樂有何影響?通過反復思考以上問題,繼而釐清發展方向。未來兩年,「絃歌」再續。我們展望可以運用以上經驗,實行「絃歌不絕——香港粵樂風格傳承及實踐」計劃,進一步把以上經驗系統化,整理出一套西式音樂學院及傳統戲班以外的傳統樂種學習系統,希望能對本地粵樂的傳承作出貢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