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群

人允久

人允久

曾到外國修讀當代舞蹈;現為一名網誌編輯,喜愛大自然、正念、藝術,一切讓人放鬆的事物。

全部文章
木玫

木玫

從事藝術工作,本名末字草花頭三個心。曾習戲,幾度想像成爲伶人。覺悟以降,深耕文字,持續創作,於虎度門門罅遊走。 相信歧義裡蘊藏大道,渾沌中自有天地。

全部文章
甘凡

甘凡

藝術教育及文字工作者,涉獵中西藝術領域及美學探索。以不同筆名發表報道及評論。

全部文章
丘思詠

丘思詠

舞蹈教育工作者、舞蹈評論及寫作人。任教於嶺南大學及香港敎育大學。亦為不同機構設計舞蹈課程及活動。舞評及文章刊於《舞蹈手扎》、《ARTism》及其他媒體。

全部文章
石頭

石頭

愛藝術,愛跑步,愛探索,體會消費不如創造。藝術就在生活之中,用心創造、欣賞、修練、實行,好好活出真我,就是wellbeing。

全部文章
余少華

余少華

余少華,香港出生,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文學士,北愛女皇大學社會人類學(民族音樂學)文學碩士,美國哈佛大學音樂學博士。曾任職香港中樂團、香港電台、香港管弦樂團、中大音樂系及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研究香港音樂,國、粵、廈、潮語電影音樂,中國戲曲,粵樂,粵南音,清代宮庭音樂及中國音樂史。

全部文章
李少恩

李少恩

中國曲藝家協會香港會員分會秘書長,粵劇發展基金顧問委員會委員,香港西九戲曲中心顧問小組成員,粵劇研究促進社(香港)副社長。早年主修理論及作曲於香港聯合音樂院及中國四川音樂學院,2011年以論文《芳艷芬粵劇的歷史與社會研究》獲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頒授博士學位(民族音樂學)。近作《唐滌生粵劇選論:芳艷芬首本(1949-1954)》(2017)及合著《尤聲普粵劇傳藝錄》(2019)。

全部文章
李端宜

李端宜

書寫我心所造的千色世界。

全部文章
何慧真

何慧真

80後表演藝術愛好者,以粵劇研究為職志。曾參與《香港戲曲概述》(2017/18)編輯工作,在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發表藝評多篇。

全部文章
吳國坤

吳國坤

現任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副教授,畢業于美國哈佛大學東亞系,英文專著《消失的視域: 李劼人, 地緣記憶, 在中國革命危機中書寫成都》(Lost Geopoetic Horizon of Li Jieren: The Crisis of Writing Chengdu in Revolutionary China) 2015年由BRILL 出版。中文著作《昨天今天明天:內地與香港電影的政治、藝術與傳統》(香港: 中華書局,2021) 討論香港電影與內地政治及港英電影審查和冷戰地緣政治關係。

全部文章
希妮窩

希妮窩

覺醒女版小飛俠,重拾生命的熱誠,勇敢創造未來。浸泡藝術懷抱裡,感應一念無明。

全部文章
花雅迷徒

花雅迷徒

中文及戲劇雙碩士。為戲癡迷,不拘花雅,案頭翻書,氍毹尋影;徘徊劇場,穿梭廟埕;俳優聲情、傀儡擬形,不辭海陸輾轉,求睹場上風景。

全部文章
林汾

林汾

喜歡看戲的人。

全部文章
林雪虹

林雪虹

香港大學哲學博士, 曾任職於香港藝術館及文化博物館, 現為茶具文物館館長。出版書目包括《文博新潮》(2007)、《視藝文集》(2008)、《茶壺緣》(2014)、《藏情賞緣》(2018)、《香江茶事》(2019)等。

全部文章
林萬儀

林萬儀

林萬儀,戲曲、曲藝學術/教育/評論工作者,藝術人文平台《藝術當下》主編,曾任(香港)嶺南大學群芳文化研究及發展部副研究員、文化研究系兼任講師,香港演藝學院戲曲學院、舞台及製作藝術學院兼任教師等。

全部文章
洛楓

洛楓

洛楓,美國加州大學比較文學博士,跨界文字創作及評論人,著有詩集、小說與評論集,曾獲中文文學雙年獎詩獎、香港書獎、藝術家年獎(藝術評論界別)、城市當代舞蹈達人獎。

全部文章
秦嘉

秦嘉

自由身傳媒工作者,不甚狂熱的影迷,近年興趣專注於新舊港產電影。

全部文章
徐麗莎

徐麗莎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藝術史哲學博士。現在職於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講授美術及中國文化等科目。研究興趣包括中國書畫史、中外美術交流,及中國傳統建築裝館等範疇。

全部文章
陳苡霖

陳苡霖

台灣大學戲劇碩士,現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博士研究生﹒曾任香港中文大學戲曲資料中心研究助理,《中國戲曲志.香港卷》條目、《香港戲曲概述2019、2020》專題文章撰寫人﹔曾習崑曲及粵劇表演。

全部文章
陳惠芬

陳惠芬

曾為香港藝術中心攝影課程策劃及導師、藝影會(Photo Art League)主席。前攝影專欄作者(筆名胡怡等),文章刊於《信報》、《明報》、《文匯報》和《攝影藝術月刊等。著有專書《攝影特區》(明窗出版)。曾參與的展覽包括:、個人攝影展、香港藝術中心課程導師作品展;亦曾參與策劃計劃。作品入選。近年舉辦多項「禪藝生活工作坊」,期望將禪修與藝術融入生活。

全部文章
陳瑋鑫

陳瑋鑫

資深藝評人及表演藝術研究者。曾任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項目經理(2015-2017)及香港舞蹈聯盟《舞蹈手札》編輯(2020-2021)。現職大專講師。

全部文章
陳耀紅

陳耀紅

陳耀紅,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畢業後,獲法國政府獎學金前往法國修讀新聞,返港後在信報先後負責財經及副刊採、編,之後考獲北京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碩士,現正全力在港推廣有系統的、以理路學佛的佛法教育,在港成立了「哲蚌洛色林-普蘭」,引進哲蚌寺旗下普蘭康村的學問僧來港傳法,已出版了兩套供佛法教學用的書籍,並且正在舉辦五個線上線下的佛法班:五部大論、因明、攝類學,入行論及禪修班。

全部文章
袁學慧

袁學慧

戲曲旦行演員,習粵劇、崑曲,表演藝術工作者、報導者特約記者。 畢業於香港八和粵劇學院、香港中文大學,現為臺灣大學戲劇系碩士。 雜學旁收,努力當個搭起傳統與當代橋樑的斜摃族。

全部文章
麥安

麥安

麥安 (Ann Mak) 獨立策展人,項目包括當代藝術攝影和媒體藝術,偶爾書寫相關藝術評論;現為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博士生。

全部文章
張為群

張為群

張為群,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哲學博士,現為香港城巿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高級導師、中國崑劇古琴研究會理事、瀞和琴社副社長。與同事創立新松詩社,並合編《新松詩集》及《新松詩集續編》。2005年起先後隨劉楚華、姚公白習琴,亦曾隨江樺學習聲樂。

全部文章
莫奔

莫奔

莫奔 (Maurice Benayoun,別名MoBen)是新媒體藝術領域的先驅、理論家、藝術家;往返法國和香港之間。https://benayoun.com/moben/

全部文章
梁萬如

梁萬如

香港浸會大學哲學博士、資深教育工作者。研究興趣涉及中國儒道思想、佛教思想、文學與佛教等課題,出版著作、發表學術論文及報刊專欄文章散見於中、港、台經典文集、論文期刊、論文集及報刊。

全部文章
黃志華

黃志華

黃志華,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碩士,資深中文歌曲評論人。近二十年來,積極研究香港早期粵語歌調的文化與歷史,梳理有關粵語流行曲創作的理論。已出版著述達二十種。近年出版的有《香港詞人系列──盧國沾》、《情迷粵語歌》、《周聰和他的粵語時代曲時代》、《文字聲律與粵語歌創作》等。

全部文章
黃家豪

黃家豪

復旦大學考古學博士,香港公眾考古學會秘書長,文化遺產發展顧問。曾多次考察景德鎮、龍泉窯、上虞越窯、南宋官窯、良渚古城、跨湖橋、黑水城等處。專欄文章見信報、AM730和藝術當下等平台。

全部文章
喬遠

喬遠

資深傳媒工作者,曾於報章及雜誌任職編輯、記者及翻譯逾二十年,目前為自由工作者,從事撰稿、翻譯及傳訊顧問等工作,喜愛閱讀、音樂和電影。

全部文章
彭斯筵

彭斯筵

愛冷怕熱,好逸惡勞,討厭忙碌,但被逼忙碌。近年受拖延症困擾,希望透過多寫作來解決,亦努力早睡早起,重拾人生節奏。

全部文章
雅璇

雅璇

雅璇,於香港大學修讀藝術和英國文學,熱愛中國文化,廣東戲曲和南音。2019年為粤劇《包公怒鍘陳世美》任劇本整理,並於2021年在香港八和會館主辦的新編粤劇創作比賽中以《袍中詩》一劇獲得長劇组的優異劇本獎,於2023年「萬千聲音 眾志一心」第三屆全球粤曲創作比賽中以《一念如來》獲優秀作品獎。2022至2023年間曾任華夏藝風堂「南音賞析及創作班」的導師。

全部文章
傅瑰琦

傅瑰琦

1988年香港電台及新力唱片公司樂評比賽季軍,1992年香港管弦樂團與中大校外進修部舉辦樂評課程的學員。曾隨已故音樂學家葉純之教授學習音樂評論及美學兩年。1993年開始在不同中英文報章發表音樂評論,1999年開始在香港電台第四台擔任樂評嘉賓,亦在澳門國際音樂節擔任演前講座的講者。承傳音樂演出的正統評論所要求的深入分析,主力於評論小提琴演奏、管弦樂團音樂會、其他器樂獨奏會、及本地音樂劇;兼評崑曲、及流行曲的演出。

全部文章
葛池

葛池

筆名;教育工作者,曾隨多位香港文學前輩學習。亦曾於報章撰寫專欄。

全部文章
溫佐治

溫佐治

大學通識科兼任講師,文化組織「程尋香港」聯席創辦人之一。主力組織地區導賞,並籌辦結合認識物質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藝術、古蹟等體驗學習和考察項目,引導大家建立個人對保育及發展的看法,共同建立一個人文香港。

全部文章
葉杏麗

葉杏麗

曾在傳媒工作中吸收養分,為孩子而成為全職母親後,屢屢遇上實踐自我成長的善緣。現時主要透過泛音唱誦和單弦琴彈奏等,修習音樂靜心。盼能活出真我。

全部文章
董芷菁

董芷菁

董芷菁,香港九十後,國家藝術基金青年創作人才(文藝評論),香港大學博士候選人(音樂學),亦是土生土長的胡琴演奏家、策展人和樂評人,現任香港藝術發展局評審員(音樂)。

全部文章
誠蓮仁

誠蓮仁

文化工作者,佛光大學碩士畢業,研究佛教藝術。期以接地氣的善巧,演繹佛陀的教法,令佛法成為看得明、學得會、用得著的生活藝術。如一盞茶,一杯咖啡,亦能泡出法味。願眾生見佛法之美,得妙法之用。回歸法爾如是。

全部文章
鄧小樺

鄧小樺

作家、文化評論人、策展人。著有《恍惚書》、《眾音的反面》、《若無其事》等。現為香港文學館總策展人,文學媒體《虛詞》、《無形》、《方圓》總編輯,2046出版社總編輯。

全部文章
鄧月

鄧月

曾編輯多本畫冊和藝術文集 。研習藝術史,特別留意近、現代和當代藝術趨勢。

全部文章
鄭政恆

鄭政恆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會長、《聲韻詩刊》、《方圓》編委。著有《字與光:文學改編電影談》、散文集《記憶散步》、詩集三本,2013年獲得香港藝術發展獎年度最佳藝術家獎(藝術評論)。2015年參加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

全部文章
聞如

聞如

喜愛舞蹈、跨媒介表演藝術。表達藝術治療師。相信在藝術中,人人都可找到一片自由的心田。

全部文章
蔡田

蔡田

藝術評論人。愛好視覺和跨媒體藝術,重視作品背後的意義。現為一視覺藝術團體義務擔當理事委員 。

全部文章
潘寶如

潘寶如

閒人一個,愛舞蹈,愛貓,愛動物。曾任職放射技師,後投身藝術教育多年。對肢體探索充滿好奇,願望繼續尋找、體驗、再尋找身體和心靈的奧秘。

全部文章
鄺志康

鄺志康

一位活在當下、沉迷過去的文字工作者,曾走訪港澳台多位藝術家,書寫他們的心靈和視野。近年對香港史地探索甚感興趣,又據聞收藏家都是成功人士,正努力魚與熊掌兼得。

全部文章
應之然

應之然

傳媒工作者,關注傳播現象及歷史、新媒體發展等範疇。曾兼任大學傳播學講師。

全部文章
羅佩明

羅佩明

自由創作人,喜愛藝術,熱愛生命。遊走於寫作、翻譯、攝影及身心靈修持等領域,隨緣而遇,隨心而行。

全部文章
Bello

Bello

閒時喜歡看舞蹈、看畫、看花、看觀眾的人類學家,喜歡探討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奇怪事、觀察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全部文章
Fiona

Fiona

從事傳訊及公益營銷工作,熱衷於用貼地、易明的表達方法推廣身心靈健康。

全部文章
Patrick Chiu

Patrick Chiu

趙柏偉(Patrick Chiu),現任《Magazine P》雜誌副出版人兼編輯。趙氏在中港出版界擁有豐富經驗,曾先後任職《信報》、《號外》、《明報》等知名刋物編輯,並曾於國內現代傳播集團任職,在文化藝術、金融投資及時尚生活範疇上積累精深編採寫經驗。趙氏早年畢業於香港樹仁大學新聞系,及後又取得中文大學高級證券分析文憑,以及中山大學研究院MBA文憑。

全部文章
Raymond Lam

Raymond Lam

喜歡宗教研究、佛學、藝術和各種相關知識的探索。現職佛門網全球版資深通訊員和社論作者。倫敦大學亞非研究院碩士。

全部文章
Ringo Tang

Ringo Tang

鄧鉅榮(Ringo Tang),生於香港,視像工作者/ 多媒體創作人/ 攝影師/ 導演,1984 年開始從事廣告/人物/時尚等專業攝影活動,1994 年開始參與多媒體拍攝及導演工作,其時尚美藝觸覺敏鋭, 觀世入微,紀錄當下人風物象, 自得其趣,作品風格獨樹一幟,屢見新猷。 近年更積極參與藝術文化活動, 關顧社會人文主題,其作品亦被香港文化博物館及私人畫廊收藏。

全部文章